j. p G3 t0 S 2012年是巴勒斯所创造的“约翰·卡特”角色诞生100周年纪念,这名超凡的宇宙英雄,以其神奇的冒险经历,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带去了新奇又刺激的难忘体验。当年“约翰·卡特”这个人物一经面世,就曾引发社会轰动,不但改变了美国科幻小说的格局与发展,更影响了无数后来的好莱坞科幻大片。这其中就包括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与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前者曾在1977年接受《滚石》杂志的采访时表示:“我在埃德加·赖斯·巴勒斯小说的启发下打造了一个奇幻世界”,而这个世界就是《星球大战》;后者则在2009年接受《纽约客》杂志采访时自曝:“我想根据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笔下的《火星上的约翰·卡特》来打造《阿凡达》”。! ^8 X' }% O) M1 V, B
# e6 u" D1 u) x$ q; s2 ?1 P
时光荏苒,现在约翰·卡特已经成为一个横跨流行文化平台的英雄范例。从小说到漫画,绘画到动画,电视到如今的电影,这个角色曾深深影响20世纪,还有那些最富想象与创造力的人。5 x1 |1 ^" e5 L1 C0 h
* I# j+ A+ a- N0 f. H 作为一个从小就喜爱“火星传说”系列小说的粉丝,奥斯卡获奖导演/编剧安德鲁·斯坦顿解释了他将约翰·卡特带上大银幕的缘起:“我在10岁时偶然读到这些书,立即就爱上了故事的概念──一个人类来到火星,在一个陌生的新世界遭遇到各种神奇的生物。陌生人身处陌生之地,这就是冒险与科幻的浪漫之处。我一直都觉得如果能看到这个故事呈现在大银幕,会是多么的惊艳。” 8 W+ h! D; g4 a( O7 |" E$ S# k0 a7 m& ~1 T5 h; x z
“《异星战场》是一部融合了浪漫温情、激烈动作、壮观场面与政治阴谋的宏大史诗,”斯坦顿继续说,“因为原作出来的时间太久远,它也成为了不少故事的起源──一本在漫画诞生前出现的漫画书,一个在‘冒险’成为一种故事类型前诞生的冒险故事。”5 U; _' }: @6 {9 [0 z- N" [" _" M: x
) U2 R) r" d# M( T5 ^. W 安德鲁·斯坦顿曾导演并联合编剧了迪士尼·皮克斯的动画力作《机器人总动员》,它曾荣获奥斯卡与金球奖的最佳动画长片(2008年)。斯坦顿也因剧本而获得奥斯卡提名。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迪士尼·皮克斯的《海底总动员》,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并最终擒获最佳动画长片小金人(2003年)。斯坦顿还担任过《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玩具总动员2》、《怪兽电力公司》、《美食总动员》与《飞屋环游记》的编剧与/或执行制片人。5 b: Z2 M0 S- i% ]
$ Q; F1 F/ F+ K" h
威廉·达福在本片中饰演塔斯·塔卡斯,对与斯坦顿合作谈论到:“我之前与安德鲁合作过《海底总动员》,即使当时只是配配音,他也做足每个镜头的调度与进展工作──他是个了不起的多任务处理者。所以当他和我谈起这个项目,以及它的呈现状态,我听得很兴奋。因为我知道他能说到做到。他关心电影的进展,他热爱这个项目,这个故事。” ( d% O/ U3 |" n; |% t H; e; w# j5 Z3 X" b
神奇的制作过程 1 c% o6 c( h- t9 S4 ?3 V: | - v/ e4 F9 y8 c4 E: i 作为无数科幻电影鼻祖的“约翰·卡特”,其实从1930年代起就有电影制作者想将其搬上大银幕,可都由于或版权或技术或资金的原因搁浅;如今影片终于经由迪士尼影业制作,即将登陆全球影院。而其今年上映之时,也恰好原著小说出版100周年。 ; N5 h8 m6 V" c. \9 Z" z% O! j; H* p/ |* @* c
《异星战场》的拍摄于2010年1月4日在英国启动,伴随而来的是公众的兴趣高涨,及粉丝网站关注剧组的一举一动。在英国的所有拍摄都在松木片场进行。- g% j$ ?, \6 Z8 U' J
5 Y( Y' c( \3 O, B
4月下旬,制作组移师到美国犹他州继续进行了12周拍摄。那里迷人的自然景色与神奇的地貌皆被捕捉进电影中。虽然《异星战场》中有大量的电脑特效,但摄制组在拍摄时还是想尽量利用真实的地点与风景。制片人吉姆·莫里斯解释了原因:“我们想尽可能的在真实的地貌进行拍摄,并减小数码场景的建设,才能让观众感到角色们都身处真正的地方。我们希望这样能让故事的真实性更进一层,加强电影的可信度与现实感。”. z" V9 Y, S( L3 [; M9 |
3 s5 O1 C. W3 _* o 而在拍摄现场,传统的电影拍摄与电脑特技魔力完美结合,使得安德鲁与他的制作团队给这个故事注入鲜活的生命。对艺术指导内森·克劳利来说,影片伊始的挑战就是要为火星上的三个族群创造出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我们要着手的是火星上最主要的三个族群:佐丹格、希雷姆与萨克。由于有三种文化,我们也需要三种不同的建筑物。例如,我创立了自诩的‘古代摩登主义’,并将它放大,给三米多高的萨克族使用。我以60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作为灵感,将它们转化成加大的火星版本,然后将这些建筑毁掉,就创造出破碎的火星城市。而当我们找到了真实的外景地后,这个点子就得到了发扬光大,因为我想要自然的地貌也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7 n; }) O: C% e2 y
4 o0 |% K& x9 _3 S9 x0 u6 g 服装设计师玛耶斯·C·鲁贝奥在为《异星战场》设计戏服时,最大的灵感来源就是导演安德鲁·斯坦顿。她解释道,“安德鲁的想象来自火星!就好像他去过火星一样,而我们必须试着记录下他脑海里的全部细节。他非常有远见卓识,是个很好的合作者,也懂得我做的每件事的重要性。”2 ]2 y, E/ j* Y
% r6 L/ `) a* D
而为一部幻想类型的影片工作,也给了玛耶斯极大的创作自由。“我想在科幻中体现出古代感,它必须是充满创造力与色彩的奇异想象。火星人佩戴饰品、头饰的方式,甚至是他们服装上的元素都对影片有重要影响,同时体现出两个城市人们的不同之处。我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最后我们为不同族群设计的主要形象都既实际又引人注目。”有了服装,让角色成为现实的重任就落在导演与演员身上,当然也得需要视觉特效大师与化妆魔法师们的帮助,为角色注入个性与特色。对男女主角泰勒·克奇与琳恩·柯林斯来说,他们在银幕上是以人的形态出现,因此直接表演即可;但包含大量的劳动力付出。“这是我演过最消耗体力的角色了,”克奇说,他饰演的约翰·卡特来到火星后,就摆脱了地球引力的限制。“弹跳、打斗、击剑…… 我是说,几乎每一场在火星上的戏,我都吊着威亚。” ( Q4 W0 u# {# i& M2 s2 ]8 x" N. h3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