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从解放战争毛泽东的三个败笔看林、刘邓、陈粟

从解放战争毛泽东的三个败笔看林、刘邓、陈粟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败笔是要刘邓到大别山,结果导致部队损失一半,重武器丢光,战斗力严重下降。本来由于国民党军主力去山东“重点进攻”,刘邓的鲁西南战役拣到不少便宜,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此时如果乘胜配合陈粟打一二个胜仗,南线战场的就可以发生逆转。当时华东解放军有60万,兵力本来就有优势,又刚消灭了敌人主力74师,此时共军看上去似乎仍然很困难,但国军更虚弱,参加山东“重点进攻”的45万国军已经是老蒋所能调动部队的极限,如果此时刘邓、陈谢、陈粟三个方面能进行战役配合,打一二个胜仗,坚持一下战局就可能逆转,老蒋就要崩溃.
  刘邓所部45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总数是28万,至47年5月,刘邓所部共42万,力量也不算小。在接到老毛南下的意见后,刘邓7月28日致电军委,强调因南渡连续作战,损耗甚大,伤亡约1.3万,炮弹消耗殆尽,新兵没有来源,俘虏至少需20天教育争取后方可补充,以补足伤亡;…当前敌人现有17个旅,除整编第四十师外,战斗力均不强,山东敌人又难西调,仍有内线歼敌机会,故积极作南进准备立即休整半个月,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其要旨是一当面之敌不强,内线仍有机会;二可以豫皖苏为基地,再跳跃发展。第二天,即7月29日,毛泽东电复同意刘邓休整半个月和依托豫皖苏的计划,两个月后看清楚,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虽然毛泽东在电报中告之“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并指出“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但并没有催促和命令刘邓立即出动,相反认同了刘邓在目前情况下休整并依托豫皖苏的计划,并且将跃进大别山的时间推迟至两个月后,这里反映出毛泽东等对于重大的战略决策的慎重。
  毛泽东本来是要求刘邓推迟至两个月后跃进大别山的,并没有催促和命令刘邓立即出动,在此期间可以配合陈粟打几个胜仗再走,如果真的配合陈粟打了几个胜仗,战场形势就可能出现大的变化,就不用再去大别山了。可是刘邓拿着毛泽东的意见当命令执行,自己急吼吼往大别山跑,结果导致部队损失一半,重武器丢光,战斗力严重下降。
  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评价一个战略或战役行动的标准只能是是否有达到了消灭敌人和保存或发展自己的目的。刘邓所部南下大别山的战略行动导致刘邓、陈谢、陈粟三个方面不能进行战役配合,只能进行所谓“战略配合”。但这个战略配合很不成功,刘邓所部南下大别山和基本同时进行的陈粟“七月分兵”都是虽然调动了敌人,但是都没有消灭敌人或消灭的敌人还不够自己付出的伤亡和代价,同时根据地也遭到敌人的破坏,显然是个失败的战略行动。
  造成这个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刘邓过于盲从,缺乏主见,但更主要的是才能不够,他们没有拿出比挺进大别山更好的战略计划。

老汉----为人民服务!!

TOP

老兄
你的视角有点偏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