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 ?2 w6 V3 { 征服者,抑或“法提赫”,土耳其历史上最好战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绰号;1453年,中世纪结束的那一年。那一年,年仅23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率领骑兵和战舰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从而结束了东罗马帝国一千多年的统治,将奥斯曼帝国建立成一个地跨欧亚的国家,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1453年,对于现在的土耳其人来说,是仅次于1923年土耳其建国之外最重要的年份。影片根据历史上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役改编。 5 q" q7 _9 b5 X8 K9 V( t I, u' J; z) I, h9 }* V
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侵略者包围。由于帝国的国库逐渐空虚此时的君士坦丁堡只是曾经荣耀的影子,相对而言土耳其帝国却逐渐强大起来。在忍受了拜占庭帝国这么多年后,野心勃勃的苏丹穆罕穆德二世发起了终结拜占庭帝国的战役,以土耳其人的名义征服君士坦丁堡。9 c/ Q# j9 f2 S7 Z
+ K/ z8 e% n! d y6 w+ d
1 Z5 b' Z* D. d5 w* d* M9 ~* L 一句话评论 / q" _7 `6 a* W' I" R$ q, C% Z* n) Y. v
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勇敢的心》时不会一边嫉妒地咬指甲一边抱怨,‘我们有着最好的征服故事,可我们却拍不出这样一部的电影……,《开拓1453》正是我们等待已久的电影’。0 r+ p9 g; d( ]- v
——《自由日报》 ! z: J4 u8 O/ c$ `5 ~( O# @5 N, [1 M, e% A( V5 T
土耳其人对于这部影片的疯狂正是近年来席卷这个国家的“奥斯曼复兴”(Ottomania)的一个具体表现。8 j/ D# ~& j5 Q& c& @6 n$ Z
——《费加罗报》1 W9 u. O8 c! e. d' G! |1 Y* {3 ?" q
- i, r9 S' M. i, R 幕后制作% @; d8 c1 X' E
! N2 v% A7 N3 y+ i. G8 D土耳其电影的圆梦之作 & Q- m8 ~! U+ V$ ?0 L' Q: n! |1 A' |8 [% @' Z' c: b* o. e2 F
《征服1453》是土耳其史上最贵的影片,制作成本达到1700万美元。上映之后土耳其的普通民众没有对其失望,影片的CG、动作场面的编排和调度以及服装设计等制作层面都获得好评。土耳其主要日报之一《自由日报》评论称“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勇敢的心》时不会一边嫉妒地咬指甲一边抱怨,‘我们有着最好的征服故事,可我们却拍不出这样一部的电影……,《征服1453》正是我们等待已久的电影’”。片中的苏丹在攻城前动员他的士兵,“一直战死到敌人跪在我们膝下”,土耳其人在一声声“真主伟大”的欢呼声再次此感到了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对于影片激发的极端爱国主义情绪并不是人人都能叫好。预告片公布后,土耳其和希腊网民就再youtube展开了骂战。希腊媒体指责该片过度满足土耳其人的自大心理,而对于君士坦丁堡被血洗和希腊人遭受的大屠杀却避开不谈。要知道,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的5月29日在现在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公共假日,但对于希腊的东正天主教徒来说无异于是受难日。 ) Y$ u) L: U. p: d* i9 [- h2 j& S6 o E3 z+ g
影片对穆罕穆德二世这位受过良好教育,懂得六种语言的年轻皇帝的性格方面也有深入的挖掘。他并非一味地反对西方文明,相反是同亚历山大帝一样怀着崇高的理想进行征服。在影片的结尾,穆罕穆德二世走进圣索菲亚大教堂,抱起一名金发婴儿说到“不要忧虑,康斯坦丁堡的人们,你们可以信仰任何你喜欢的宗教”。即使这句话是在历史上确有记载,但经过了两个半小时的血腥屠杀之后,显得没那么有说服力。在这场东方征服西方的战役当中,东罗马的教皇和君士坦丁十一世都被一味地被描写成腐败、懦弱的象征,人物形象过于脸谱化。东方一直批判西方好莱坞大片的问题,在这里同样存在。9 e; a! U4 T6 o1 u!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