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8 W1 c+ P f/ @- ^' g 呼风唤雨的天之骄子 7 c! |" R* N. Y% \2 d- l
+ a t6 F. r& Z ^
当年内地的黄梅调片子在海外公映,李翰祥极为敏感地向邵逸夫提出要拍黄梅调影片《江山美人》,结果这部片子在1959年公映,得到空前卖座纪录。1963年,李翰祥凭借《梁山伯与祝英台》走上了事业巅峰。李翰祥大胆起用当年还默默无名的凌波反串男主角,结果轰动整个东南亚。在台湾放映时,观众如痴如醉,有人竟然看过一百多遍。 % n2 E+ l& {/ c( ^0 n . U1 u7 q+ s4 `8 ]. W; T: W 大亨理想破灭 9 |5 }4 M4 P0 |' J1 p' H
" f" b2 P9 N+ s, |3 B$ ?
李翰翔还有一个创举,就是在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发行股票,让群众当老板。拍完《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不管与邵氏的合约跑到台湾闯荡新天地,组成国联公司,加速了台湾影业的发展。最终拖垮国联的是巨片《西施》,他就是在这部戏中尝试发行股票,但是片子上映,票房一塌糊涂。本想像邵逸夫那样做大亨梦的理想破灭,人生最低迷的时期,他回到香港。 0 ~9 o9 X9 n+ r
/ S: T* R V t/ k 李翰祥是极聪明的人,在没有什么大制片公司支持他的情况下,用几个小故事独立制片《骗术奇谈》(1971年),卖座很好。邵逸夫看到李翰祥的“复活”,邀请他重回邵氏,两人一笑泯恩仇。 : X( g1 y% {- |* N: y" f 9 \# N/ b. b) a1 a+ D' C 重回邵氏拍片 2 P8 e5 w! B$ `! F5 F
9 [; e* h; c. {) a 回到邵氏李翰祥拍了不少让老板赚得盆满钵满的片子,也发现了不少演员,并拓宽他们的戏路。比如1972年《大军阀》捧出了一代笑匠许冠文,起用打星出身的狄龙在《倾国倾城》中出演皇帝大获成功。 9 a3 j/ r4 C( g3 C : y4 H1 J5 k( `2 f5 z 从1979年开始,李翰祥在香港《东方日报》开始连载专栏名为“三十年细说从头”,一写就是三年,讲得都是自己当导演沉浮影坛三十年的所见所闻,由于爆出不少片场秘闻,自然大受读者欢迎。1982年,李翰祥将其搬上银幕,拍成《三十年细说从头》,是李翰祥在邵氏拍的最后一部电影。 - ], X" {* m" z# o
& U5 K3 r* [- C! ^$ K& D
1982年,他创办“新昆仑”,同年他转向同内地合拍影片,《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清宫”片依然走红,但已有夕阳西下的沧桑之感。1996年李翰祥在北京拍摄刘晓庆主演的电视剧《火烧阿房宫》时不幸去世。正如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写过的一篇《怀念李翰祥》的文章结尾处所言“李翰祥几年前逝世,已不记得是何时何日,怀念他是以为他还是活着,没有死去。”(来源:新京报) ; i) s" `' E5 O- N+ ~# B$ q
+ J1 s% Q' Z9 p3 [% V" L0 M6 C
导演介绍 b4 M A9 c0 ?, @$ {7 m) U# Z, _0 ~
李翰祥(http://baike.baidu.com/view/149739.html) ( W2 L8 X( l8 o& Y9 ]7 o0 U8 M" @. D, z3 H; y
港台五○、六○年代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七○年代初期曾被台湾影人但汉章列为“等待大师”级的创作者。李氏继承中国电影民族艺术形式中的二大精神-“古典美学传统”以及“电影美学传统”,作品呈现出的丰沛“中国感”。 5 W$ R; v1 l- ]1 V w4 a: D" w3 k$ ]% J& ?2 T2 }% y
中国电影美学传统建立于三○年代的上海。当时的电影创作者吸收外来电影思想,独立发展出适合国人欣赏习惯、思考方式的表现手法(香港学者林年同称之为“单镜头-蒙太奇美学”电影美学传统),整个美学传统延续至五○、六○年代,缔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另一个黄金时期。在这种制片环境里,李翰祥以好莱坞式的片厂制度将上海时代制片手法精致化,并利用源自中国古典美学的表现方式,以考究的服装布景、镜位安排具体经营出一个金碧辉煌的幻想中国,呈现出丰富自足,充满“诗情”、“画意”的“大观世界”。9 s# p ~9 c! K6 B; [5 |
下载地址: 9 {: n" B+ S, X- S9 E6 c9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