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6集][MKV][720P][500M/集][国语中字]

ai361671493 2012-7-20 12:2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6集][MKV][720P][500M/集][国语中字]

[attach]9004[/attach]
徐行草编:
  相传,在新泾塘畔有一位聪敏,美丽,善良但却贫苦的姑娘,在即将出嫁的时候,连做一双鞋的钱都没有。眼看就要光着脚过门了,姑娘心理非常难过。有一天,她放牛割草到村头河边,独自默默流泪。相伴多年的老牛忽然用舌头舔她的脚,姑娘一看,老牛不知从哪里衔来一把黄草放在她的脚边。姑娘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她用老牛衔来的黄草,编织了一双金光璀璨的草鞋,穿着它到了婆家。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全村,全村的姑娘们都学着编织起草鞋来了。后来,乡亲们为了纪念这位首先用黄草编织草鞋的姑娘,把这个村落改名为“蒲草鞋”,姑娘被尊之为“草编仙子。
  徐行草编,产于嘉定徐行,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黄草编织品已成为朝廷贡品之一。20世纪初,东西方草编文化开始交流和发展。1914年,意大利斯曲罗斯洋行聘请徐行当地人汪季和,朱石麟为代理人,向徐行农民收购黄草织品,转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地。从此,徐行黄草织品开始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1953年,李月琴设计并编织的和平鸽图案拖鞋在民主德国举办的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艺术奖章。1956年,徐行草编工艺艺人出席中国工艺美术艺术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随着徐行草编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和艺术内涵的不断提高,1994年,徐行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徐行草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草龙: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苏庄镇的草龙又称稻草龙或香龙。草龙捆扎以稻草搓成粗大绳索,再扎成龙首龙尾,形同长龙,绳索上插上点燃的香枝。相传唐代便有迎草龙送龙神活动,一直延传至今。每年中秋之夜,苏庄镇各村农民高擎香火草龙,或穿梭于村中大道,或起舞于晒场田野。
  中秋节晚上舞草龙,是浙江省开化县苏庄镇各村村民的一件“要紧事”。
  白天,全村老小抱来刚从田里收割的新鲜稻草,扎成一条长达80多米的草龙摆放在祠堂里,并在草龙身上插满纹香。当夜色降临时,村民聚集在祠堂里,拿着火把,当族长一声令下,全村人一拥而上,去点燃草龙身上的香火,据说谁点燃的香火越多,他家来年就会获得更好的收成。然后,村里青年男女高举香火草龙,狂奔飞舞,穿梭在村庄小道上,起舞于稻田旷野中,皓月当空,火龙腾云驾雾,其景十分壮观。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苏庄镇中秋舞草龙这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群众广泛参与的传统习俗。去开化看苏庄舞草龙是这个中秋假期的上上之选。舞草龙的习俗在阳朔县兴坪镇流传已久,相传甚远。每年只有在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才舞草龙,并在晚上才舞,草龙全身用稻草扎成,龙身在15节左右,每节都插有点燃的香,龙身在舞动时,点燃的香随风飘动流星般闪烁,非常漂亮。每当草龙舞到某一户人家时,这家的人便会主动的为草龙插香、燃放边炮,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泗泾十锦细锣鼓: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1947年后十锦之音绝响多年。后在1986年文化普查中十锦细锣鼓再次被挖掘出来,经过镇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民间一人的各方努力,十锦细锣鼓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精品,再次得到恢复和发展,再次能与世人见面,再次焕发了青春。更为喜的是泗泾十锦细锣鼓已于2008年6月成为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
  十锦细锣鼓的历史,要追溯很远。古镇泗泾北宋时期形成村落,名为会波村,元朝中叶建镇。南宋末泗泾里人孙道明由县城东迁泗泾之北。元至元年间,陶宗仪为避兵乱,隐居于泗水南村,并常与一班文人共聚,留下不少佳作,泗泾文化由此中兴。清朝顺治以后,人口陡增市容日趋发达,民间艺术大兴。元宵灯会、清明社戏、端午竞渡、七月十五庙会、小青班、打唱班生意丰隆,丝竹之音,锣鼓之声不绝于耳。
  十锦细锣鼓是泗泾地区“阳春堂”吹打班的保留曲目,至今已传至第七代传人,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1947年以后,十锦细锣鼓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演出过。
  1986年,区文化馆同志听说泗泾镇有一个民间古乐团,便去探访,无奈演奏者年事已高,记不住曲谱,幸而后来泗泾镇文化站干部在洞泾乡的一位老艺人家里发现一本光绪13年的手抄本曲谱——曲如山海。找到曲谱后,又在泗泾请了曾经演奏过这首曲子的老艺人对那时的学习者进行指导,才终于让这块艺术瑰宝得以重见天日。 
  十锦细锣鼓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锣鼓。在演奏时,一个人要兼带几件乐器,敲以短锣鼓点板后,就能拿起丝竹来演奏,交替进行,一专多能。在乐器运用上,同一面锣鼓,由于敲法、轻重不同,点板着落处不同,从而能敲出不同的音色、音质。锣梗、鼓梗的敲头,通常用木质较重的材料,这样发出的声响短促而沉闷,符合十锦细锣鼓节奏感鲜明的特点。特别与众不同的十锣梗的敲头可以勒上脱下,演奏时用槌赶头敲奏,音质效果别具一格。
  从1986年十锦细锣鼓被重新发现、挖掘以来,年年都有演出。并在去年和前年的两届长三角民族民间音乐展演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参与这些演出的是松江民间古乐团,这是一支将近30人的队伍,以泗泾镇原来演奏者的传人为基础,又吸纳了松江其他地区的优秀民乐演奏者。

上海面人赵:
  从上世纪30年代享誉全国的海派面塑开山祖师“面人赵”赵阔明,到他的长女、上海“面人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艳林,再到今天他的外孙陈凯锋,一家三代人默默延续着这项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的陈凯峰,在外公和母亲的影响和熏陶下,从小就对面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岁就在上海少年宫表演面塑。如今在上海市四平初级中学担任美术教师的陈凯峰,作为上海“面人赵”第三代传人,把面塑这项传统的手工艺带进了校园,成为该校的校本教材,多年来培养了3000多名面塑爱好者。谈及面塑传承的问题,陈凯峰有自己的看法:“我不会强迫自己的小孩继承面塑技艺,也不会抱着技法不传外人的老思想。通过在社会上的普及,定能找到个真正能坚持且热爱面塑的继承人,这个人是谁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他要将我国的面塑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上海剪纸:
  中国剪纸技艺源于南北朝,到唐代以后广为流传,是中国民间装饰艺术中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工艺美术品种,它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趣味性。上海剪纸上世纪已有出现,当时时常出现在民间的门笺、鞋花、绣花样上,在近百年的历史演变中,上海剪纸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海派”风格,在中国剪纸这一传统技艺中具有相当地位。
  在文化部编撰的《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剪纸艺术》一书中,列出了上海两位剪纸艺术大师:王子淦、林曦明。王子淦已故世,林曦明现为中国剪纸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剪纸协会会长、上海美协理事、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
  王子淦将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恰当的融为一体,继承了前辈的优秀技艺,表现出了极强烈的艺术个性。故而他的作品形成简练、夸张、装饰性强的特点,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风景、人物建筑无所不能涉及。
  林曦明为苏昧朔的入室弟子,七十余年来创作了数百成千幅反映中国农村和城市变化的剪纸作品,相继在《浙江农民报》等省和全国报刊发表,在众多书籍中作为插图,蜚声民间艺术领域,成为上海民间美术中的一朵奇葩。他的剪纸作品结合了我国传统剪纸细腻质朴色彩,又融合了现代的粗犷、联想等元素;大胆运用他擅长的山水画中写意手法,把书画和民间剪纸融会一起,互相交融,相得益彰,这在我国剪纸艺术上堪称一绝。
  2005年,海派剪纸被上海市经委同意认定为上海市传统保护技艺。海派剪纸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门类,我们应该继续作更大的努力来继承、总结,以保存其有扎实的生存能力,得以延续。

上海道教音乐:
  上海道教音乐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独特音乐风格和丰富道教色彩的音乐。它伴随着上海道教浩繁的斋醮科仪的进行,灵活巧妙地在各种场合穿插运用,有时鼓声震天,气势磅礴,以示召神遣将、镇邪驱魔;有时丝竹雅奏,余音绕梁,使人身心清静,如入缥缈之境。
  上海的道教音乐自外地传入的八百多年历史中,经过近三十代道士的学习、创造,提高、发展成具有上海风格特色的音乐,主要表现在:1、曲调起伏绵延,优美动听。2、唱腔中句与句之间用曲调型的伴奏加以连结,使唱腔层次分明,演唱者有足够的呼吸。3、首句的韵调,往往使用不同于后面反复咏唱时的曲调,有时甚至在反复上起句,慢慢转入正调,造成曲调和调性上的变化。4、曲调中增加较多的装饰音,又称“加花字眼”,曲调速度普遍的放慢,音乐比较庄严华丽。5、伴奏乐器除了保持曲笛、钟鼓优势,还比较注重拉弦和弹拨乐器的运用,使音乐更加优雅而丰满。
[img]http://www.1080bd.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1/001050ofupyu5cdu2xcyug.jpg[/img]
[img]http://www.1080bd.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1/001039tt8j0i2ia4t02ttt.jpg[/img]
[img]http://www.1080bd.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1/0010339m8n5n5h5uazqh5p.jpg[/img]
[img]http://www.1080bd.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1/001028zd1vgprvdvpxvppd.jpg[/img]
[img]http://www.1080bd.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1/001023o10qzp10bmmhsn0r.jpg[/img]
[img]http://www.1080bd.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1/0010176yyub6xxrz6axy6n.jpg[/img]


[b]下载地址:**** Hidden Message *****[/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6集][MKV][720P][500M/集][国语中字]